文|陳慶之
在京打拼14年的賈珍,原本經營著一家水餃館,利潤頗豐。原本,她打算在2020年底攢夠錢,在周邊小區買一套一居室,但持續三年的疫情徹底打亂了她的規劃,甚至讓她這個北方老漂感到了生存危機。店面租金、員工宿舍租金、員工工資.一個月高達4萬元的辛苦支出讓她輾轉反側,失眠是家常便飯。
賈珍的經歷并不是個例。隨著城市的重啟,大部分人都會慢慢回歸到以前的生活。但是很多街邊小店只能高掛門,不再營業。2021年,我國登記注冊的個體工商戶已經達到1.03億戶。北京大學2022年4月發布的報告顯示,近四成小微經營者現金流僅能維持不到一個月,小微企業生存問題更加突出。
如何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關系到國計民生。政府相關部門多次出臺政策對其進行紓困,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癥結何在?“街上”的小額貸款很難。
與賈珍有著相同經歷的張世文也遭遇了財務問題。
張世文,1995年出生,是河南省花多多公司的老板。2018年,一個攤位,一個人,一輛二手皮卡,他親手創辦了這家綠植租賃公司。到2020年,他的公司有9名員工,負責全市70多家企業的綠植維護服務。與此同時,它還將業務擴展到鄰近的河北、陜西和山東省的物流批發。
同樣受疫情影響,張世文的老客戶減少了近50%,批發訂單只能在幾個月后才能交貨。最困難的時候,為了給員工發工資,他不得不通過信用卡、分期樂等渠道借錢?,F在,在疫情中幸存下來的他敏銳地意識到,市場需求仍然很大。他打算再租幾個大棚,然后專門做綠色種植供應鏈,但錢還是個大問題。
事實上,資金問題一直是賈珍和張世文經營的小企業的關鍵。數據顯示,2021年,88.9%的小微企業遇到資金周轉問題,較2019年的78.5%上升了10.4%。與此同時,2022年4月底,普惠的余額;惠特尼小微貸款20.7萬億元,同比增長23.4%。
相比小微企業,小微企業和店主的抗風險能力更弱,更難獲得金融機構的服務。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資金支持,就會陷入困境,影響到背后幾億人的就業問題。
但現實恰恰相反。他們是最難獲得相應資金支持的群體。
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國家多次制定了相應的政策。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起,設定了普惠增速的硬性目標;惠特尼小額貸款連續三年不得低于30%。在這種壓力下,各大銀行都加大了這類貸款的投入。
僅在近期,相關部門就推出了多項專項措施。3月底,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政策解讀;4月初,銀監會要求2022年進一步加強對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支持;5月26日,央行要求推動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的長效機制.
然而,街邊小店和小微企業的生存困境并沒有得到根本扭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充滿煙火氣的臨街商鋪貸款,在銀行眼里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根據央行和銀監會的統計,普惠;Whitney小型和微型貸款參考
從業績來看,很多銀行自然更傾向于規模相對更大、質量更高、貸款額度更高的小微企業,而不是街邊小店。以中國建設銀行為例,該行擁有最大的普惠小額貸款;以大型國有銀行中的惠特尼為例。wind和銀行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末建行貸款余額1.87萬億元,貸款客戶193.67萬戶,戶均貸款金額96.56萬元。相比之下,所有商業銀行的平均貸款額普& amp同期惠特尼小微戶43.16萬元,建行是平均水平的2.2倍。
不僅是國有大銀行,城商行的下沉也只能算是差強人意?!皫缀跛秀y行對小微業務指標都很傲慢,好客戶基本都被覆蓋了。很難拓寬客戶群?!敝胁磕呈∧炒筱y行人士表示,“現在做得好的小微企業都不愿意擴大生產,融資需求也不強烈。經營不好的企業有資金需求,銀行不敢投資?!?/p>
除了業績和利潤,風險就是銀。
行不愿做微貸款的另一主要原因?!吨袊惋嫶髷祿?021》報告的數據顯示,中國每20個人就有1個從事和餐飲相關的職業;中國新開業餐飲店的平均壽命,只有508天,企查查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餐飲相關企業一共注銷吊銷了35.1萬家。也就是說,雖然街邊小店雖然有著強烈的貸款需求,但銀行不得不考慮潛在的壞賬風險。另外,貸款過程中的“潛規則”也讓小小微企業們苦不堪言,不少企業主、工商戶反映,有銀行發放貸款時,會要求按照所貸額度比例購買保險、理財產品;貸款信息被轉到中介機構、影子銀行,同一個銀行,通過中介機構交百分之一的服務費就能辦下貸款。特別是不常辦理貸款手續的個體工商戶,對貸款政策、流程不懂,花的手續費少則三千一筆,多則上萬。無形中增加了企業成本,也打消了其貸款的積極性。
呼喚下沉與創新
實際上,上述問題金融監管部門并非沒有意識到,對此也進行過不少努力。
以“戶數”這一考核指標為例,銀保監會從早期只關注增速,轉向同時關注戶數,防止銀行貸款過度集中,到2020年又新增“首貸戶”占比要求,戶數考核口徑自此更加細化;2021年,銀保監會還對考核指標進一步“擠水分”,剔除票據融資這一可能造成短期“沖量”行為的數據,考核內容也細化到銀行“敢貸愿貸”內部機制的建立、貸款用途監控、重點投放領域和具體產品創新方向。

然而,政策依然很難喚起銀行們對小微客戶貸款的積極性,單純從性價比方面來看,放這樣一筆金額數十萬的貸款,業務經理耗費的時間甚至要比操作一單金額數億的大企業貸款還要多,僅人力上的投入產出比就很低。若無政策強力推動,不缺大客戶的大行們自然沒有動力去做這類業務。
那么,小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就只能是人見人嫌的苦累差事嗎?
其實也不盡然,以常熟農商銀行為例,該行是國內較早將小微金融作為戰略重心發展的銀行之一。據其年報數據,2021年末,常熟農商銀行普惠小微貸款戶均額度為32.17萬元,僅為建行同期的三分之一。該行93.6%的貸款客戶貸款金額在100萬元以下,貸款總額占比41.87%,戶均貸款金額為18.73萬元。
更難能可貴的是,常熟農商行2021年末的不良率為0.94%,甚至低于國有行和股份行1.5%,城商行1.9%的不良率。
常熟農商行是如何將“蒼蠅腿”變成了利潤可觀的肥肉?
其實,普惠小微金融包括常熟農商行、臺州銀行、泰隆銀行,及順德農商銀行、張家港農商行等,都是早在多年前就將銀行戰略重心定在了小微業務上,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其最大特點就是對小微客戶的風險評估主要依靠跑在一線的客戶經理。由于小微客戶本身的分散性,這些銀行的信貸員規模也很龐大。如銀行近萬名員工中,一半是客戶經理。
由此可見,小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資金難題始終難以得到根治的一大主因,就是下沉和效率問題,而這兩大問題對應的解決方法無非就是跑田間地頭的業務員和創新的金融科技。
但大型銀行的自身定位,注定了其無法也不愿將更多精力投入這些臟活累活,城商行、農商行等則卡在了金融科技能力和規模地域限制上,因此,普惠小微金融的重任有很大一部分就落在了金融科技公司的肩上。新華財經發布的《金融科技助力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就指出,以銀行、金融科技公司為代表的機構,都在快速提升針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能力和產品創新能力,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格局,明顯改善了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市場環境。
上文提到的張世聞和老北漂嘉禎,即是金融科技公司的受益者。嘉禎最早接觸到的,是樂信普惠的業務員進店推廣,她算了一下利息能負擔起,就分了36期先把兒子日本留學的十幾萬學費解決了。后來店里升級裝修等等所缺的4萬塊錢也是由此解決,分24期慢慢還。
實際上,對于小微企業的服務,正是金融科技公司的優勢所在,很多金融科技公司的產品和銀行形成了差異化,突出了自己的優勢,比如更側重服務個體工商戶、小小微企業、小店等,投向金融機構信貸產品覆蓋不足的領域。
還是以樂信為例,其線下團隊面對面直接獲客,通過線下實地盡調,結合線上技術模型雙層風控,甄別客戶的還款能力和意愿,最大限度降低信貸風險。目前,樂信已經擁有了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的2000多人的地面服務團隊,能夠深入沿街商鋪提供上門服務,通過實地走訪、授權查驗等方式核實信息的真實性。
與此同時,金融科技工具在樂信風控與線下業務團隊在獲客營銷全流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樂信自建“天網智能反欺詐系統”,利用其中各項智能化分析工具,如營銷行為聚類分析、用戶行為序列分析、復雜關系知識圖譜、作業LBS風險排查、通過率異常波動分析等工具,及時發現前端作業中潛在的風險點,實時的進行溝通糾正,控制與防范各位營銷操作風險及中介欺詐風險。
依靠業務下沉與科技能力,同時為了緩解疫情對“小小微”帶來的沖擊,5月25日,樂信旗下分期樂、樂信普惠推出“小店煙火計劃”,計劃內容包含專項提額、客服綠色通道、1對1專屬服務、免息/折扣券4大服務,重點解決有需求的個人及小店在融資中面臨的額度不足、放款周期長、服務深度不夠、融資成本高4個具體痛點。
可以明顯看到,和銀行針對中小微企業大額貸款不同,樂信產品解決的就是小店(?。┯绕涫蔷€下實體店的小額資金周轉需求,產品普適性更高,惠及面更廣,流程更便利快捷。
總結來看,中國普惠金融之路依然任重道遠,但以樂信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已針對銀行金融機構的信貸服務短板,摸索出了更具普適性,也更快捷的小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信貸解決方案,逐漸開始勝任銀行普惠金融補位者的角色。